搜索

新闻中心

《余杭时报》专访:在低空编织一张“隐形”的安全防护网,把“交规”搬到天上去

发布日期:2024-07-18

发展低空经济,就是把“路”修到低空去。在这条“路”上,安全由谁来保障呢?


在良渚新城,有一家基于无线通信核心技术,十余年深耕无线安防领域的企业——浙江凡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该公司研发了无线电侦测、无线电干扰、飞行器报文基站、管理平台等无人机安全管控全系列解决方案。



在凡双科技展厅内,记者看到了一台台形态各异的无线电设备。结合雷达、光电等技术,它们在低空构建起一个全方位、立体化的无线安防系统。这些设备全部汇入凡双科技的低空安全综合管理平台,实现不间断的无人机监测、预警、识别,并可根据管控需求进行自动管制措施,形成24小时无人值守方案。


“地面道路上有交规,低空也应该有同样的规则。”凡双科技董事长舒晓军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,“我们研发的无线电侦测设备,就好比是马路上的‘交通信号灯’,可感知飞行数据并进行分析识别,判断无人机方位等;无线电干扰设备就像是空中的‘执法亭’,在特定区域形成电磁信号屏蔽,切断无人机的控制链路、图传链路和导航链路,使无人机无法进入管控区域或使其迫降、返航。管理平台是一个‘指挥大脑’,它可以保障无人机在区域内安全有序地畅行,并结合数字孪生等技术,实现可视化无人机飞行管控和协同调度。”


目前,凡双科技众多低空安全管控产品已在全国各地的机场、核电站、发电厂、化工园区等场景应用。



凡双科技现有员工160余人,科研人员占比40%以上,与浙江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建有联合实验室,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有数十项发明专利。


在发展低空经济的过程中,会出现”路“上的”车“、开”车“的”人“,也会出现因”路“而兴的产业。


近年来,余杭在低空经济的赛道里不断探索和蓄势。今年6月,在“中国飞谷”建设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,余杭正式发布《打造“中国飞谷”品牌 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(2024-2027年)》,提出余杭将锚定国家低空经济综合产业示范区核心区目标,打造一核两翼、全域发展、有核无边的低空经济总体布局,全力打造“中国飞谷”低空经济产业品牌。


而要布局低空基础网、低空航线网、低空飞服网等低空新基建“三张网”,余杭也亮出了不少关键指标。如,到2027年,集聚低空经济领域优质企业150家以上,实现低空经济产业规模300亿元;3年内建成公共无人机起降场10个,末端无人机起降点100个,开通无人机航线200条以上。


舒晓军表示,低空经济的发展为民营企业打开了广阔的市场,凡双科技将在无线电通信技术安全领域进一步加大研发投资,持续做深做实无线安防在各个场景的应用,为推动余杭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